亚美体育金融行业为什么都是劝退不劝进?
发布时间:2023-09-12
 亚美体育亚美体育我自己评价一个行业的时候,遵循的是一种和其他许多人不一样的逻辑,叫做“洼地原则”。  就是说,我们评价XX行业时,不要先看这个行业的顶尖赚多少钱、有多好的前景,相反的,你先看一下这个行业的中层和底层混的怎么样,这样才会比较客观。底层,顾名思义就是这个行业的洼地,所以叫“洼地原则”。  为什么要先看一个行业的洼地而不是一上来就紧盯行业的塔尖尖呢?因为行业的塔尖尖没有任何的代表性,

  亚美体育亚美体育我自己评价一个行业的时候,遵循的是一种和其他许多人不一样的逻辑,叫做“洼地原则”。

  就是说,我们评价XX行业时,不要先看这个行业的顶尖赚多少钱、有多好的前景,相反的,你先看一下这个行业的中层和底层混的怎么样,这样才会比较客观。底层,顾名思义就是这个行业的洼地,所以叫“洼地原则”。

  为什么要先看一个行业的洼地而不是一上来就紧盯行业的塔尖尖呢?因为行业的塔尖尖没有任何的代表性,如果你只看一个行业的巅峰,你会发现什么行业都可以变得非常有吸引力,好像任何人进去了都可以发大财一样,给你造成一种不现实的错觉。

  比方说有的人想去搞网络直播,在线年我还真的没看到多少人做这个,2014-2015年那会儿更是基本没怎么见过,为什么这1-2年突然之间涌出来这么多人做直播带货?因为金字塔尖的两个人频繁的被曝光收入,动辄一场直播赚几千万,这种巅峰效应太吸引人了。没错,就是薇娅和李佳琦。

  如果你只看直播带货行业他们两个人的收入,任何人都会觉得非常心动,因为真的没有太多行业能够动辄就赚几千万,还不需要风吹雨淋,冒太大的风险,也不犯法。

  可是在大家都紧盯薇娅和李佳琦的时候,那些不怎么知名,辛辛苦苦在镜头前把口水都嚼干了却只卖出去几双鞋子的主播大家有关注过吗?估计没几个人关注。但是人家确实努力了,方法也没有用错,问题在于 —— 他们走的是一条极度内卷,且资源高度集中的道路。先进来的人把人气都攒足了,别人吃肉、别人喝汤、你就只能跟着他们后面嚼一点骨头渣渣......

  大家稍微动脑子想一下:不说所有卖煎饼果子的,哪怕这个行业里有70%的人能够无压力的达到这个收入水平,那写字楼里都没几个人了.........谁还去上班啊?天天被老板压榨,卖煎饼果子多轻松,想收摊就随时收摊,来去还自由

  “如果我们审视任何行业都只看最顶尖的那批人的话,那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任何行业顶尖的人赚钱都多。如果一个行业的顶点都不赚钱,那这个行业早就消失了.........”

  而金融专业之所以遭到这么多人的劝退也是因为这个 —————— 太多太多的人只看到了金融行业金字塔尖的那一小撮人,底层和中层的人过的如何他们根本就不清楚。他们以为只要进入这个圈子就可以黄袍加身,躺着都能赚到比其他行业多得多的钱。

  我原来有次发帖讲这事的时候,有人反驳我说:那金融行业混的再怎么惨,也比我们XXXX行业的要好啊。

  拿金融行业底层的两个标志性岗位来举例吧:银行柜员 、 证券营业部客户经理。请大家先看下面这个有关《为什么银行柜员工作像在坐牢》

  作为一个在银行正儿八经工作过一年半载的过来人,我想负责人的告诉大家:这个视频不是在戏谑,不是在耍宝,银行柜员的工作真的就是这种感觉,甚至比视频里的表现更加残酷

  如果你的院校不拔尖,实习含金量也一般,甚至没有几份像样的实习,家里又没有可靠的关系,这种背景跑到金融行业里来大概率就是做这种工作。如果我告诉你,你心中期盼已久的金融是这样的一种结局,你还会对金融如此推崇吗?

  有人说:哎呀,不会的,这只是少部分金融人的结局。我努力学,认真学,肯定不会沦落到去做柜员的这种地步

  问题是:有几个金融人是真的不努力呢?又不是你一个人在勤奋在刻苦,大家都很辛苦,但是核心岗位就只有那么多。僧多粥少,难免就会内卷......

  江苏卫视最近携手华泰联合证券办了一个综艺节目叫《闪闪发光的你》,类似金融版的《令人心动的offer》 —— 招一批学生进一个企业实习,记录他们的表现。

  虽然这个节目金融专业知识和业务流程方面的内容拍的很业余(可能是内部信息不方便对外公开,所以剧本写的有点烂),但是参加节目的学生背景那叫一个拔尖,随便贴几个人的履历你看看:

  虽然这节目的确拍的很不专业,但里面人的履历是实打实的。哪怕为了制造节目效果,这个效果都不是什么人来“制造”的

  况且华泰联合还不算最最最顶级的券商,上面还有三中,还有高盛、大摩这种外资券商。你自己想象一下前面那些机构都是招的些什么人......

  本人私募入行,现在在公募基金,见识过太多残酷的真相。看到很多人大学喜欢选金融经济类专业,毕业后想在这行发展,但其实大部分人会是失败者。入行门槛太低,有些大专都学金融,但简历估计HR都不会看,好岗位招的就两种人:第一种有资源的,要么家里有钱可以拉业务,要么家里当官,为什么大家都懂。第二种,名校毕业,个人能力强,来干活的。现在内卷到什么程度呢,公募基金校招211.985起步(实际985吧),核心岗位只看清北复交(实际上只看清北)。社招呢?据闻易方达曾经放了一个研究员的坑,有上千封简历。HR哪有时间精力一个个看,直接从学校筛选了。社招这种更应该注重工作经历的都从学历去筛选,卷得不行。大部分人根本连行业门槛都达不到,你能找到的岗位是什么样的,自己想吧。即使你入行了,软硬实力都没这些名校的强,你要如何做出成绩?这年头都强强合作亚美体育,没资源匹配,别人都不带你玩好吗

  众所周知,只有先进行业才会有缺点,才有有劝退,才会不适合普通家庭的学生学;

  而垃圾专业,都非常有情怀,够解决我们被掐脖子的行业问题,而且也没有35岁危机,都是会越老越吃香,都非常好就业,非常适合没钱,没关系,没背景的“三无家庭”出身的学生去学。

  金融行业可以分为明面上和暗地里,明面上就是大家普遍听说和能接触到的业务,我们一般称为——做二级的;至于暗地里一般都是限于特定人群和企业开放的市场,一般除了业内人士普通人很少接触这块儿,我们一般称为——做一级的。

  如果可以重来,我一定冲计算机,每个月拿个2万工资,我就满足了,做个普通社畜挺幸福的(结论)

  金融行业是世界上参差最大的行业,没有之一(公务员除外);我奉劝大家,穷苦孩子没有背景真的少来这里面瞎混,很难稳定的,很难稳定;

  个人认为对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提供了一个从社会资金流通的技术角度去了解世界的框架,除此以外亚美体育,没了(抱歉,目前我也没有賺到钱);

  金融前台核心只围绕两样东西——钱和项目;本质上所有的金融业务都是基于这两样东西产生的,钱的情况基本分为以下两种:

  在二级市场里,你也可以把项目换成金融产品去理解;其实我觉得用银行的概念去理解资金的融通更加直观(本质上),而由某个具体项目(项目可以理解得更宏观一些)无非就是一个承载体,所谓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金融产品也为这个大项目服务。所以学好金融框架和结构才能让你在这个市场上得心应手,至于技术,技术是属于服务类,技术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条属于个人理解,但是小vc和小pe特别喜欢本末倒置,然后死了又死)

  能做好金融的人没有什么性格特征,因为你在任何一个赛道都能做好;但是成长为一个金融大鳄肯定是需要一点灵性;

  胆大心细(性格)、会滚雪球(思维)、会撬杠杆(智力)、会交朋友(重点)……;

  别进来是因为太多是镜中花水中月亚美体育,你抓不住;普通人推荐去做研究员、quant啥的,高技术打工仔,虽然我一直不认为这两个工种是做金融行业的。一个是为金融提供服务,一个更多属于交易。交易算金融吗?好像二级市场的本质又是交易,但是quant的出现总让我感觉就像围棋世界里出现了AI;没有美感。

  现在金融行业分类成为了太多板块儿,也有各自的工种;很少有那种一个人可以带动各种资源不停撬动各种需求的人了。有时候真想去上个世纪的华尔街走一圈……

  是因为我喜欢那种感觉,靠谎言和真实,不停游离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賺钱只是附带,把事情搞大才是我快感的来源

  没想到收藏比赞多,默默提示一下想入行的小伙伴们。尽量不要选择券商,实在是券商这个群体太过low了金融,而且小券商以后活不下来是肯定的。

  券商营业部是性价比最低的金融选择,而且没有改革魄力,很多都是在搞传统那一套,搞新的也畏畏缩缩的。而且券商营业部根本不会培养你,只会白嫖你和压榨你。工作几年有资源了拿过去变现其实更好。

  而且随着中国以后越来越开放,出海上市必定成为主流;出于品牌效应和安全考虑零售业务基本会被大券商包揽,中小券商基本全死。

  我们国家很多金融企业是靠着国有和垄断市场来发展的,并没有太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如果名校生毕业我推荐各位出国去学习一些真东西,能去华尔街是最好的。

  vc/pe/fa,这个水太深了;不知道怎么去解释,反正活下来的不一定是有本事的,可能只是有关系。马太效应在金融行业尤为明显,应届生去vc/pe/fa我个人不是特别的推荐。很简单,大部分投资机构过于追求学历背书,大机构无可厚非,小机构也如此,基本都是老板一人带着一群萌新打怪。而且投资行业跟专业和学历真没啥大关系。很多大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投资是个人思想深度的展现以及团体资源能力的整合,你一个应届生,去一些小投资机构。说不定里面的人还不如你,流水线投资听过吗?行业报告——分析——尽调等等下来,基本都是失败的。因为很多人其实根本不具备投资能力,我说得简单点就这样。

  跑远了,其实我个人对学历和行业是放得很松的;因为出社会过后,你就会明白规则的首要功能是维稳。其实人和人差距真的不大,真的,真心的。你让一个外卖小哥认线的不一定赢,小哥也不一定输。反而在一些底层细节矛盾上,小哥认知说不定更深刻。但是也没啥意义,各个的利益不同。

  有点绕,自己理解下;当你能接受别人和你不平等,内心又明白自己和他是平等的时候。说明你对人生是看了半个透。

  金融圈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大部分人都不满意自己的处境,都觉得对方更好。

  金融行业看着十分光鲜亮丽金融,前段时间甚至传出某投行人均月薪10万元。再往前,新闻中不断传出金融行业某某高管年入数千万甚至过亿等等的新闻。甚至十余年之前,连会计师事务所都是高薪职业,一度工作几年就能年入大几十万。再叠加相关从业者每天西装革履,出入于各种城市核心区的CBD,圈外人看了真的是怎么看怎么羡慕。

  收入方面的超高平均薪水,有多少是被平均呢。你能看到的年入数千万甚至过亿的高管越多,基础岗位被平均的分母就越多。当然,基础岗位的收入水平实际上还是好于其他大部分行业的。但是,性价比太低了。可能大家都熟悉互联网行业的996,在网上铺天盖地都是互联网996的吐槽。金融行业其实也存在着大量的996,甚至007,如此高强度的工作,折算下时薪,其实性价比并不高。

  金融还有一个特质就是画饼,这可能跟金融从业者日常的行事行为有关。要是给的薪水还行就算了,但是好多既不肯给高薪水还要给你花一个又大又圆的饼,鼓吹现在是为了未来能够赚大钱。然后,一波一波的应届生就被忽悠进去了(包括我)。最后,既享受了金融行业的超级加班,又享受了天坑行业的超低薪水。然后再看那张大饼,发现身边的老同事其实也基本无法兑现。那我继续呆着是图什么呢?劝退劝退。

  对于还想搏一把的小伙伴,这里还要提醒一下大家,但凡金融领域,证书的重要性一直都是不低的。比如金融圈最常见的CFA,考过之后金融基础知识也就没什么问题了。还有就是FRM,毕竟投资业务的风险极大,通过考FRM来掌握一些风控方法,对自己的业务安全绝对有好处。

  如果考虑到时间成本问题,报个网课跟一下会是最为高效的选择。这里推荐品职的免费双证课程,有CFA&FRM名师李斯克和何旋坐镇,考纲分析、应试技巧、内部资料、线答疑可以说一应俱全,还提供100份简历模板和投行面试真题,可谓是考证-求职一站式服务了。不要钱、只要点击领取就可以了。

  金融圈从业初期的小伙伴们,他们的主要感受很多应该是和我前面说的一样,就是活太多,多赚点那点钱好像性价比太低了。生活完全被工作支配,没有自己的空间。我之前在事务所的时候,一度连续五个月没有周末,那时候我都羡慕互联网的大小周。而最近,我有一个好朋友,在某头部投行,已经约饭长达半年了。。。还没有约上,最接近的一次是已经约好了,结果因为他一周前的出差地出现疫情被拉去隔离了。就这样一群人,肯定对你是劝退不劝进的。

  而金融从业中期的人们,要么已经坚持不住转去企业或者其他轻松一些的岗位了,要么开始拿命换钱的岗位。对他们来说,拿命换钱到一定程度基本上需求就会发生变化。当赚钱和透支精力的平衡点上两者重要性发生转变之后,很多人就开始追求生活上的舒适和平衡了。尤其是身边万一出现一个猝死的,那更会加剧这个转换过程。这类人显然对你也是劝退不劝进的。

  可能只有真正高阶玩家,成功人士会对你劝进。但是,这类人除了公开信息来源之外,你的身边是很难见到的。就算见到,十有八九也是你所讨厌的领导,你也不信。

  金融行业,其实还是很吃资源的,有资源的小伙伴才能做到轻松赚钱。要不然其实真的是要考虑赚钱还是生活,这个平衡取决于你的需求和人生观了。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双证、会计新趋势以及分析方法,可以看看我的其他文章:Jarvis:CPA和法考双证的人真的很多吗?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