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 (记者 钱箐旎)记者12月8日从普益标准获悉,上周共有42家信托公司发行了250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减少53款,降幅为17.49%。250款发行的产品中,有205款产品公布了募集规模,平均计划募集规模为1.91亿元,与上周相比环比减少0.15亿元,降幅为7.43%。本周发行的信托产品总计划募集规模为391.02亿元,环比减少136.35亿元,降幅为25.85%。
不难看到,随着严监管的不断加码,信托行业管理规模正持续“缩水”。需要承认的是,信托业不同于直接金融系统和间接金融系统,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加速产业升级方面,信托有其独特优势。但也应看到,信托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足。因此,如何提升信托业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的服务广度、服务深度以及服务手段的多样性,成为当下需要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
在英大信托和普益标准最新联合发布的《信托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和方式——理论分析、经验研究与趋势展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对信托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渠道和方式进行了研究。《报告》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回顾信托业发展历程,正视行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信托业区别于直接金融系统和间接金融系统的独特优势,展望行业转型发展方向,深入探讨了信托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和方式。
结合当前宏观环境、金融环境、信托行业监管环境,《报告》作出了对信托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分析:一是产业信托投资模式的发展趋势;二是服务信托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经验;三是慈善信托的未来发展思路分析。
具体来看,产业信托投资模式的发展趋势之一是供应链金融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随着未来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市场竞争也将逐渐由单个企业的竞争走向产业链的竞争,金融机构围绕核心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服务,一方面可以满足金融机构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现阶段,信托公司利用不同的资源优势,产生了不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有依托股东优势,通过对股东上下游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也有依托行业垂直平台,通过入股或深度合作打入产业链生态圈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另一个趋势是投贷联动深度参与产业发展。随着信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等“外在驱动”,以及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都在推动信托公司创新金融工具,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投贷联动作为“信贷投放”和“股权投资”相结合的一种金融服务手段,通过相关制度安排,可以由投资收益抵补信贷风险,实现企业信贷风险和收益的匹配,为企业提供持续资金支持,这种方式能有效满足信托公司支持实体经济,提升多元化服务水平的需要。
在服务信托的发展上,《报告》认为,相较于资金信托,服务信托所能创造的“服务”价值,不在于直接通过资金支持提升实体经济生产力,而是在于通过深入实体经济的各个场景,依托信托的制度优势,为场景中的人和企业提供服务,解决场景中基于信托财产存在的信任、安全、效率等痛点,从而间接帮助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人力资本效能等。
由于现阶段服务信托的概念较为新颖,即使国外已经拥有较为丰富的展业经验,但国内服务信托的业务模式仍有待进一步挖掘。结合新常态下中国企业和个人在各个场景中的金融需求和非金融需求,配合相关制度法规的完善,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信托服务,将使得服务信托成为具有直接融资特点的资金信托的重要补充,从另一个角度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慈善信托的未来发展上,《报告》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程序简便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是促进我国慈善信托发展的必备配套措施,亦是提升社会福利的迫切改革任务。例如,可以将股权类慈善信托作为突破口,未来应参照慈善捐赠,允许慈善信托办理股权的非交易过户,股权类慈善信托与股权捐赠同等的税收优惠待遇。未来,其他信托财产的非交易过户及税收优惠问题可以在股权类慈善信托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比照解决。